1246-2
步庸庵尚书韵,即乞尧衢先生同年指正
一
与世交已绝,往还惟数君(1)。久闲尤未老,将隐又焉文(2)。聊复歌对酒,休言泥忆云(3)。滔滔谁挂眼,清浊不须分(4)。
【笺注】
据上海古籍版《海藏楼诗》(增订本),此诗录自梁如冰、马国华编《海藏楼散佚诗辑录》,梁、马云原录自《中国书法全集》,诗题后注:“《日记》一八九八页”。查《郑孝胥日记》“一八九八页”为民国十一年(1922)二月初二日(2月28日)记:“和陈小石《消寒会》诗一首。”此云二首,不知孰是?
陈小石,即庸庵尚书陈夔龙(1857-1848),字筱石,晚号庸庵,贵州贵阳人。光绪十二年(1886)进士,官至直隶总督、北洋大臣等。民国以遗老终沪。有《松寿堂诗钞》、《花近楼诗存》、《挹芬庐存稿》、《庸庵上述奏议》、《梦蕉亭杂记》等。
尧衢,即即余肇康(1854-1930),字尧衢,好敏斋,晚号倦知老人,湖南长沙人。光绪十三年(1886)进士,曾任武昌、汉阳知府、江西按察使、法部左参议,又曾出任湖南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。辛亥后,居沪。今人整理有《余肇康日记》。
首联描写自己在辛亥后的生活状态,痛斥时世清浊部分。
(1)“与世”二句:与人世的交往已经断绝,来往的只有几个人。
“与世”句,此郑孝胥自指辛亥后避居海藏楼不出。
“往还”,交往。唐王维《答张五弟》诗:“不妨饮酒复垂钓,君但能来相往还。”
首联描写自己辛亥后避居海藏楼,来往的只有几个人。
(2)“久闲”二句:长久闲散还未年老,要隐居了,又怎能要耍弄文字了?
“将隐”句,要隐居了,哪里再用写文章。语出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言,身之文也。身将隐,焉用文之?是求显也。”
颔联描写自己久闲而未老,隐居而为文的境地。
(3)“聊复”二句:暂且又对酒长歌,不要说身处泥土间还回忆着遨游天云的日子。
“聊复”,暂且。《晋书·阮咸传》:“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。”
“泥忆云”,比喻在尘世而回忆出仕为官之时。云在天,泥在地,比喻高下悬殊。《后汉书·矫慎列传》:“仲彦足下:勤处隐约,虽乘云行泥,栖宿不同,每有西风,何尝不叹!盖闻黄老之言,乘虚入冥,藏身远遯,亦有理国养人,施于为政。”
颈联上承“焉文”之语,描写聚会对酒长歌之态;“休言”,正是一种难以摆脱“泥忆云”的另一种说法。
(4)“滔滔”二句:天下风气恶劣如滔滔洪水,谁还着眼看我们?清水和浑水,都不区分了!
“滔滔”,“天下滔滔”之省,以洪水弥漫,比喻社会风气纷乱。语出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桀溺曰:'子为谁?’曰:'为仲由。’曰:'是鲁孔丘之徒与?’对曰:'然。’曰:'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?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,岂若从辟世之士哉?’”
“清浊”,水的清洁与浑浊,指事物的高下、优劣、善恶等分别。《史记。卷三十一。吴太伯世家》:“延陵季子之仁心,慕义无穷,见微而知清浊。”此指清正之人与混俗之人。
尾联痛斥人世“滔滔者天下皆是”、“清浊不分”的状态。
二
元白耽酬唱,盛诗走竹筒(1)。岁寒消雅集,前辈步遗风(2)。自信黄当复,还看日再中(3)。天心应可见,数点早梅红(4)。
【笺注】
第二首诗描写陈夔龙与余肇康如元白相互诗篇酬唱,并赞颂了消寒会的雅集诸人志在清室复辟的志气。
(1)“元白”二句:有如元稹与白居易,耽于相互酬唱,用竹筒盛着诗篇,奔走传递。
“元白”句,指唐元稹与白居易,二人为友,长相诗歌酬唱。《旧唐书·元稹传》:“稹聪警絶人,年少有才名,与太原白居易友善,工为诗,善状咏风态物色,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。”此以元白比拟陈夔龙、余肇康二人。
“竹筒”,此指盛诗卷的竹筒。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,犬寻路南走,遂至其家。”
首联描写陈夔龙与余肇康如元白诗篇酬唱。
(2)“岁寒”二句:岁末寒冷的时候,轮轮坐庄,风雅聚会,追步着前辈遗留的风范。
“岁寒”,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。语出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
“雅集”,风雅的聚会。宋余靖《九日赏池会上酬王职方》:“雅集高谈思豁然,齐山依约对疏烟。”此指沪上遗老的消寒会。据《郑孝胥日记》,郑孝胥于1919 年 12 月 23 日始参与此壬午同年消寒会;1921年末,沪上逸社消寒会与壬午同年消寒会合并举办,即包括了陈夔龙、余肇康二人。
“遗风”,前代遗留的风气或前人遗留的风范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宣王即位,二相辅之,脩政,法文、武、成、康之遗风,诸侯复宗周。”
颔联赞颂沪上消寒会。
(3)“自信”二句:自信皇天当复生,还要看到白日再次升到天中!
“黄当复”,黄天当复生。语出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:“讹言'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。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'。”黄天,皇天。明杨维桢《女史咏十八首·韩蕲王夫人》:“看取异时真畏友,九重书上议黄天。”
“日再中”,比喻复国。语出《论衡·感虚》:“传书言:'燕太子丹朝于秦,不得去,从秦王求归。秦王执留之,与之誓曰:“使日再中,天雨粟,令乌白头,马生角,厨门木象生肉足,乃得归。”当此之时,天地祐之,日为再中,天雨粟,乌白头,马生角,厨门木象生肉足。秦王以为圣,乃归之。’”
颈联描写众人坚信清室复辟定会成功。
(4)“天心”二句:天意如此,应能看见,那数枝早梅,亦开了红花!
“天心”,天意。《书经·咸有一德》:“咸有一德,克享天心。”
“数点”句,暗寓早春。
尾联以“早梅红”,暗寓天意也会赞成清室复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晟红网-股票配资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门户论坛-日照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