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,收录于小学语文教材中,讲述的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五名战士,马宝玉、葛振林、宋学义、胡德林、胡福才,他们在战斗中临危不惧,顽强阻敌,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,义无反顾跳下了十丈深的悬崖。
如果不深入了解这段历史,我们一度以为狼牙山五壮士全部英勇牺牲了,随着官方的宣传和报道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当年还有两名幸存者,他们跳崖后奇迹般活了下来。
面对几十米深的悬崖,两名战士是如何活下来的呢,晚年其中一名幸存者葛振林道出了活下来的秘密。
1941年9月25日,对葛振林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天,日军对华北地区进行“大扫荡”,狼牙山阻击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打响的。
晋察冀军区一分区1团7连6班的战士为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,12名战士接下了这一光荣的任务,将日军引到狼牙山,展开殊死的战斗。
展开剩余73%12名战士与三千多名日军战斗了一天,牺牲了7人,剩下了班长马宝玉,副班长葛振林还有三名战士宋学义、胡德林、胡福才。
五名战士战斗了一天,没有任何补给,粮食吃完了,弹药打空了,面对日寇的穷追不舍,他们被迫退守狼牙山棋盘陀海拔一千多米的顶峰,已经没有了退路。等日军逼近一看,发现八路军战士就只有五个人,大喊“五个的,抓活的,八路军快投降!”
据葛振林回忆,当时五名战士毫惧意,顺利完成阻敌任务后,都打红了眼,子弹没有了用石头砸。敌人靠近后,葛振林等人把没有子弹的枪支扔下山崖,高喊“打倒日本侵略者”,然后纵身一跃,跳下了山崖。
这惊天的一幕,让一向崇尚武士道精神尊重不屈的日寇也看得目瞪口呆,在现场指挥官的示意下,向八路军五名战士行军礼致敬。这一幕,被远处躲在岩缝中的老道士李元忠和农民冉元同看见,惊出一身冷汗,对五壮士的英勇敬佩万分。
遗憾的是,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,马宝玉、胡德林、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了。幸运的是,葛振林和宋学义虽身受重伤,经过救治后活了下来,真是命大。
从几十米深的悬崖往下跳,不论什么情况都是九死一生的,宋学义和葛振林能活下来,有什么方法呢,晚年葛振林说出了这个秘密。
早在上狼牙山顶峰时,五名战士就已经商量好了,如果敌人追了上来,到时候就跳崖,这是一种战术。跳崖不单单是“末路”时不怕死的勇气,更是有着清晰的判断,有一定的把握。
葛振林等人熟悉地形,狼牙山顶峰虽三面悬崖,也不全是空中岩石,有一面长有密林、乱枝、岩石夹缝里凸出的松树,如果运气好,跳下去的中途能起到缓冲作用,大大提升了生存概率。
跳崖前,葛振林先把裤腰带勒紧,后退几步,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往前一跳,这么做是尽量不过早接触峭壁,提高生存的概率。跳崖过程中,葛振林被一棵树挂住了,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,同样幸运的还有战士宋学义,只不过他伤势更重,好在最终也保住了性命。
宋学义和葛振林能奇迹般活下来,有一定幸运成分,更多的是他们对地形的了解,以及跳崖过程中的身体协调,更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救治,缺一不可。
晚年,有人采访葛振林,他提到自己能活下来的“秘密”时说:“那是命,但不是碰运气的命,是计算出来的。”
休养一段时间后,葛振林继续在部队工作,屡建奇功,建国后担任过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务,八十年代初在副师级职位上离休,于2005年病逝,享年88岁。
发布于:浙江省晟红网-股票配资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门户论坛-日照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