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的一场冲突,意外地促成了一桩长期停滞的军购案。战火方歇,泰国内阁便迅速做出决定。
那笔拖延了四年之久的中国潜艇采购计划,终于获得批准,泰国同时接受了中方提出的发动机替换方案。这笔历时八年的军购,至此尘埃落定。
四年蹉跎,不只引擎
时间回到2017年5月,泰国皇家海军与中船重工达成协议,最初计划采购三艘S26T型潜艇。
后来因为经济考量,采购数量缩减为一艘。即使只有一艘,该项目也被视为泰中军事合作的标志性进展。
然而,到了2019年,潜艇采购案遭遇挫折。德国依照欧盟对华出口政策,禁止向中国出售原计划用于S26T潜艇的MTU396柴油发动机。
这一禁令让项目陷入停滞。虽经中德泰三方多次磋商,德国立场坚定,项目在2021年完成64%后被迫中止。
尽管如此,泰国仍按进度支付了77亿泰铢。中方随后提出用国产CHD620发动机替代,并给出优厚补偿条件,但泰国方面迟迟未做决定。
泰国高层犹豫,原因复杂。疫情过后,泰国旅游收入锐减,国家经济吃紧,这笔潜艇采购的巨额费用变得难以承受。
除了经济因素,泰国国内政局持续变动也是重要原因。前总理巴育被反对派紧盯,甚至被宪法法院暂停职务。
政治环境紧张,没人愿在此时拍板可能惹争议的大额军购。前总理英拉因“浪费公款”被弹劾流亡,其前车之鉴使泰国政界对敏感军购格外谨慎。
此外,美国对印太盟友施加的政治压力,也让这笔交易变得敏感。多重因素交织,一台发动机卡住了这艘潜艇整整四年。
战场淬火,看清谁是
近期,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的冲突成为转折点。战事造成至少30人死亡,超过26万人被迫撤离家园。
冲突期间,泰国展示了从中国购买的VT-4坦克的实战能力。这些坦克在突击柬军阵地时表现出色。
泰国陆军总司令对VT-4的性能特别满意,并公开表示要继续采购。泰国拥有约60辆中国VT-4坦克,对阵柬埔寨老旧的T-54和T-55坦克时,优势明显。
这次实战,消除了泰国军方对中国武器可靠性的顾虑。此前,这正是他们最大的疑问。
冲突也暴露出泰国海军力量的局限。虽然泰国派出8艘军舰封锁了柬埔寨沿海港口,但由于缺乏水下作战能力,海军不敢近身。
这影响了封锁效率。军方在战后评估中特别强调,潜艇能大大提升封锁能力,这成为说服政府重启潜艇采购的有力论据。
冲突期间,泰国政府与军方关系有所缓和。佩通坦内阁与军方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团结一致,这种合作态势推动了重大军购决策的顺利进行。
盟友变卦,谁能靠谱
值得注意的是,泰国在冲突中还动用了瑞典“鹰狮”战斗机。泰军公开了“鹰狮”首次上战场的画面,本意为今年8月计划的新一轮采购造势。
然而,瑞典外长表态,无法保证继续向泰国出售战机,并强调瑞典武器出口需符合“防御性”原则。这让泰国军方感到被动。
更让泰国不舒服的是美国在冲突中的表现。中国和马来西亚都曾劝和,但最终停火,关键在于特朗普用贸易威胁强行介入。
他要求泰柬双方停火。柬埔寨事后盛赞特朗普“促成和平”,甚至称要提名他诺贝尔和平奖。
然而,泰国本想趁势压制柬方,避免边境再起事端,却被迫停手,战果打了折扣。这两件事让泰国彻底明白,依赖西方并非万全之策。
关键时刻,武器供应可能被切断,自身外交立场也可能被牺牲。军事能否自主,安全能否自决,成了泰国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确立信任,走向何方
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泰国最终选择推进与中国的潜艇采购计划。中方提出的CHD620发动机替代方案,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泰国派遣工程师前往中国,现场测试了CHD620的运行情况。他们还向巴基斯坦国防部发函,打听实际使用体验。
结果显示,这款柴油机性能完全达标,运行安全稳定。巴基斯坦此前已购买并使用了装备CHD620的潜艇,他们额外测试了1000小时,相当于海上实际使用了五年。
巴方反馈积极。这些验证让泰国彻底放下心来。这次,泰国政府与军方意见一致,佩通坦内阁在8月6日迅速批准了拖延四年的潜艇采购案。
近年来,中泰两国进行了多次军事演习和装备磨合,加深了双方军事合作的基础。实战才是检验军备的最佳标准。
中国武器在这次冲突中的表现,让泰国军方对其质量有了更深的信心。
笔者以为
这次潜艇军购案的解冻,不只是一笔交易的完成。它标志着泰国军事战略方向的微妙转变。
冲突如同一次清醒剂,让泰国看清了在复杂地缘政治下,什么才是真正的可靠。这促使泰国从单纯追求武器先进性,转向更注重供应安全和国家自主权。
晟红网-股票配资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门户论坛-日照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