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47-2
海藏楼赠麒麟童、王灵珠旧作
一
老来诗笔不能神,未有桃源可避秦。却羡周郎工乐府,偏将忠义动时人。
【笺注】
据上海古籍版《海藏楼诗》(增订本),此诗录自梁如冰、马国华编《海藏楼散佚诗辑录》,梁、马云原录自《文字同盟》第二期,诗题后注:“一九二三”。《文字同盟》为日人桥川师雄主办的一中日文化交流刊物,创刊于1927年4月,停刊于1931年8月,共出31期。既然郑孝胥此二诗刊于《文字同盟》第二期,当为刊于1927年。诗题后小注“一九二二年”,可知为刊载时所注,正应诗题“旧作”二字。
麒麟童,即周信芳(1895-1975),名士楚,字信芳,艺名麒麟童,籍贯浙江慈城(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),生于江苏清江。京剧“麒派”艺术创始人。1907年至上海演出,始用“麒麟童”艺名。
王灵珠,沪上京剧旦角。1920年,曽与周信芳一起主演了商务印书馆拍摄的京剧影片《琵琶记》
第一首诗由自己的无可如何的境遇出发,选择了肯定周信芳表演的忠义故事对复辟清室的意义。
(1)“老来”二句:老来诗笔不能再如得神助,也没有桃花源可以躲避秦人。
“诗笔不能神”,语出唐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“有神”,指有如神助。
“桃源可避秦”,语出晋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自云(桃花源人中云)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,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。遂与外人闲隔,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”
(2)“却羡”二句:反而羡慕周郎精于京剧,偏偏能用忠义之情打动时人!
“周郎”,指周信芳。
“乐府”,汉代乐府所采集保存的民间诗歌称为“乐府”。后泛称凡配乐的诗歌词曲。此处指“京剧”。
二
天女姮娥意不经,寄情何必遽离形(1)。寻常哀乐移人处,只许灵珠见性灵(2)。
【笺注】
第二首诗赞赏王灵珠的表演能传达出打动人的普通人的哀乐情感。
(1)“天女”二句:《天女散花》和《嫦娥奔月》的故事荒诞不经,奇特的情感何必就要离弃原形?
“天女”,佛经中的神女。《维摩诘所说经·观衆生品第七》:“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,见诸天人,闻所说法,便现其身。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。”此处指京剧《天女散花》。
“姮娥”,即嫦娥。后羿之妻。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,成为仙女。汉人为避文帝讳,改“姮”为“嫦”。《淮南子·览冥》:“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姮娥窃以奔月,怅然有丧,无以续之。”此指京剧《嫦娥奔月》。
“不经”,荒诞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传》:“其语闳大不经,必先验小物,推而大之,至于无垠。”
“离形”,离弃形体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堕肢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,同于大通,此谓坐忘。”成玄英疏:“外则离析于形体,一一虚假。此解堕肢体也。”此处指脱离凡人的形体。
(2)“寻常”二句:寻常的哀乐也能感动人的地方,只有灵珠能表现出那种性情!
“移人”,使人改变情感。《新唐书·刘禹锡传》:“(王)叔文实工言治道,能以口辩移人。”
“灵珠”,此指王灵珠。
“性灵”,泛指精神、思想、情感等内心的感受。《南史·文学传·序》:“大则宪章典诰,小则申抒性灵。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晟红网-股票配资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门户论坛-日照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